(1) 将铜片、锌片插入水果中,能制成“水果电池”。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实物图的导线连接仅有两处错误,分别是导线_______和导线________。(用“A”~“F”表示)
②更正电路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某同学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经数据处理得到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3.60V、内阻r=32.4Ω。但后来检查发现,该同学上述每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分别是仪表实际读数的10倍,则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应为:E=_______V、r=________Ω。
(2)在如图(a)的电路图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未知,R0=4Ω。调节变阻器R1的阻值,使电压表V读数为1.5V后固定R1的阻值不变,然后将电阻R0更换成一只标示“1.5V 0.9W”的小灯泡,若已知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如图,则小灯泡的此时实际功率为 ▲ W,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
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mm.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
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的位置和三棱镜的轮廓如图所示.
(1)在图中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在图中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
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判断他们做的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
入射角 θ1 |
sin θ1 |
折射角 θ2 |
sin θ2 |
n |
n |
1 |
30° |
0.500 |
20.9° |
0.357 |
1.40 |
1.40 |
2 |
45 ° |
0.707 |
30.5° |
0.508 |
1.39 |
|
3 |
60° |
0.866 |
38.0° |
0.616 |
1.41 |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
1 |
2 |
3 |
角平均值 |
正弦值 |
n |
入射角θ1 |
30° |
45° |
60° |
45° |
0.707 |
1.42 |
折射角θ2 |
20.9° |
30.5° |
38.0° |
28.8° |
0.497 |
(1)上述两位同学做的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根据你的选择,请利用恰当的图像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某同学用圆柱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所示.
(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量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要求在图上标出).
(3)测出的折射率n=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