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初,朝廷“诏中外臣僚”不得 “赍轻货,邀厚利……与民争利”。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朝廷下诏,令“臣僚之家为商贩者”,只需纳税便可和平常商人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宋代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官员经商现象严重 B.政府对官员控制加强
C.市场秩序遭到破坏 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隋唐门下诏敕行达尚书省,需先经都省长官审议,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敕力行。诏敕经省部审阅后再颁部司 “详定”,个部司要根据具体政务行政法规,核实其可行性,并闻奏于上。由此可推断门下省的职能是

A.辅助决策
B.监督审判
C.行政执行
D.旨意传达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 ,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 上“墨家利用, 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 。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施行不可以不懂,见有鬼神视之”
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
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鉄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琢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