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隋唐时期,我国宰相制度的最大变化是()
A.“掌呈天子,助理万机” | B.“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
C.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监督 | D.“部权尽归内阁” |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 B.完全剥夺了六部的权力 |
C.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 D.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
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 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 |
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 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 |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