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 | 资本主义的萌芽 | B. |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C. | 爵位制度的创设 | D. |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
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 |
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
前期新文化运动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没能彻底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 B.对东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化 |
C.思想领域的尊孔复古存在绝对化 | D.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
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实质是为了
A.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 B.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 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李大钊指出: “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这说明他是赞同
A.君主立宪 | B.民主共和 | C.人民民主 | D.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