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元怪之(责备) |
B.速延医治之(邀请) |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
D.引之使出(牵,拉)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
B.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 |
D.以杖击牛曰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引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习过他的另一篇作品《》。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引文写了滁人游山之乐和,表现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使____
②使者不说说____、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苟无民,何以有君?、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和。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拼。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上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作家____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作者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哀伤。 |
B.作者为父亲“不使学”而哀伤。 |
C.作者为乡人“宾客其父”这种推波助澜的行为而哀伤。 |
D.作者为方仲永不好好学习还在乡邻面前炫耀自己而哀伤。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①,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②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③。性勤于稼穑④,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节选《后汉书·光武帝纪》)
【注释】①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②高祖:即西汉开国皇帝刘邦③隆准:高鼻梁④稼穑(sè):泛指农业生产⑤天凤:王莽“新”朝年号(公元14—19年).解释划线的词语:
(1)而兄伯升好侠养士()(2)乃之长安().翻译句子,注意划线的字:
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刘秀的哥哥“非笑(非议嘲笑)”刘秀的根本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上文从 、、等方面介绍了刘秀,让读者了解到他的皇族血统、不幸童年、性格爱好和学习成长经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上面两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醉翁亭”等景物。(2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