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定其转化率,设计如下实验:
参考知识:NO气体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亚硝基合铁(Ⅱ):NO+FeSO4=Fe(NO)SO4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制备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通常用 法收集氨气,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方法
⑵装置③、④若用同一装置,则该装置中所盛装的药品是
A.Na2O2 | B.浓硫酸 | C.P2O5 | D.碱石灰 |
⑶装置⑥中,粗玻璃管X的作用 ,装置⑦的作用
⑷装置⑥的广口瓶中,除生成Fe(NO)SO4外,还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⑸若参加反应的NO为2.688L(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2.016LN2,则装置⑤中NO的转化率为
某学生欲配制6.0 mol/L的H2SO4 1 000 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 mL 0.5 mol/L的硫酸;②150 mL 25%的硫酸(ρ=1.18 g/mL);③足量的18 mol/L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 mL、500 mL、1 000 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____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 mol/L的浓硫酸____________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Ⅰ.原理分析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Ⅱ.实验探究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b.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c.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a.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b.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
(每空2分,共10分)某同学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实验过程如下:
(1)配制待测液:称取4.1 g固体烧碱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配制成250 mL溶液。
(2)滴定
①用______________量取10.00 mL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用0.201 0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
(3)数据处理
实验次 序编号 |
盐酸溶液体积 V/mL |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V/mL |
1 |
19.90 |
10.00 |
2 |
20.10 |
10.00 |
3 |
22.00 |
10.00 |
4 |
20.00 |
10.00 |
根据上述表格,选取合适的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烧碱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盐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80 mL的稀盐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 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盐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F.中和滴定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G.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浄后,有少量蒸馏水残留,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H.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
方案1 |
||
方案2 |
(4)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的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
(1)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 (化学式);
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用图乙所示装置中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 ,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 ,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瓶A ,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
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 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