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之前为战略防御阶段。下列战役发生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是
①平型关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 台儿庄大捷 ④枣宜会战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
|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 C.唐诗、宋词、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
|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
|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沈括:《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 B.山水画,重视写实 |
| C.花鸟画,浓墨重彩 | D.人物画,形神俱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