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温度(t℃)时,测得0.01 mol·L-1 的NaOH溶液的pH=1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水的Kw= 。
②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忽略体积变化),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 。
(2)已知25°C时Ksp(Mg(OH)2)=1.8×10-11,为除去某食盐溶液中的Mg2+,可用NaOH为除杂试剂,当控制溶液PH=12时,可确保Mg2+除尽,此时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各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溶液中各离子数目与图中四条曲线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4, 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HCO3-、Al3+、Na+、SO42- | B.I―、NO3-、K+、NH4+ |
C.Fe3+、Cl―、SO42-、K+ | D.SiO32-、SO42-、Na+、Cl― |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滴有酚酞的K2CO3(稀溶液):红色变浅 |
B.含FeCl3的溶液中滴入SCN-:溶液变为红色 |
C.将稀溴水滴入含少量的苯酚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D.将硫酸铝溶液蒸干,可得固体氧化铝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6 8O2和18 8O2互为同素异形体,性质相似 |
B.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较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