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教育是对个人、民族、国家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夫之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标。主张“有欲斯有理”,“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他把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即“人欲”,看作是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绝不能灭人欲以求天理,禁欲、窒欲都是阻碍人性发展的。在这种主张之下的教育,就要重视人性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欲望,要推己及人,要节欲而反对灭欲。
----据李中经《论王船山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福州船政局在1873年第一期合同期满后,解聘了大批洋人,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毕业的中国技术人员担任,以后又在留学生魏翰、郑清濂等人的组织领导下不断实现了技术上的进步。再如新式海军的高级军官大多是留学归来的专门人才。参加甲午黄海海战的北洋水师12艘舰船的管带,全部都是新式学堂毕业生。……清政府的许多外交官是同文馆或广言方馆的毕业生。
----摘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据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万余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万人。其中仅武汉地区,就有一两万人。……1900年全国留日学生不过百多人,1901年后,留日学生激增,1903年就达1300多人,到1906年前后,又增至8000余人。
----据董守义等编著《中国近代史教程》整理
材料四 全国科学大会后不久,4月至5月间,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体代表讨论了《1978至1985年全国教育事业规划纲要(草案)》,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修改意见(讨论稿)》、《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修改意见(讨论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在全国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务院批准各高等院校都恢复了原有职称,并分批进行了提升和确定教师职称的工作。
----摘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夫之教育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所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洋务派举办近代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述现象出现的政治原因,并分析其主要后果。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5)你对我国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何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
材料一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d Wide 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并概括其发展过程。
(3)你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信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防止苏联独占朝鲜半岛,8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斯大林提议,以北纬38度线为两国军队在朝鲜半岛对日军受降的分界线。随着美苏矛盾的激化,三八线由美苏对日受降分界线逐渐变成朝鲜两大政治力量的分界线。1948年8月15日南部成立大韩民国政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宋晓芹《苏联与朝鲜战争》
材料二
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回顾:

时间
事件
1990年9月
南北方第一次总理会谈,这是朝鲜分裂45年后双方首次最高级别会谈
2008年2月
韩国李明博政府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导致朝韩关系不断恶化
2008年8月
朝鲜金正日会见了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随后朝韩联合发表关于组织离散家属团聚、尽快重开金刚山旅游等5项交流事业的协议。
2010年11月
朝鲜和韩国在半岛西部海域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韩国称延坪岛遭朝炮击,这是朝鲜半岛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冲突事件之一。美国旋即高调介入此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鲜半岛三八线的最初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主要国家解决当今重大国际问题的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韩关系呈现该态势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
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成立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来处理世界事务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世界大战则成了推动国际组织建立的催化剂。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以此为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制止侵略行为,并以和平方法且依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世界大战是推动国际组织建立的“催化剂”。这一论断是否正确?试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简要说明。(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国际社会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4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食品匮乏……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争取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三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问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应对材料一中所出现状况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对欧洲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莫斯科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1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32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鸿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仃《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四国同年投资的总和……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三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