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30-34题。(8分)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 | B.未尝识书具默而识之 |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 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文: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1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项籍字羽。④睨:斜眼看。解释下列划线词字的意思。(4分)
(1)忿恚尉()(2)尉果笞广()
(3)使公及恒楚将()(4)恒楚亡在泽中()选出下列划线的字与“后则为人所制”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为坛而盟 | B.籍为裨将 | C.吴广为都尉 | D.而二虫尽为所吞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3)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译:[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梁特点都很鲜明,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为归?
[乙] 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或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朝廷方治朋党 (4)若得为范公党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安求其能千里也 | B.不以物喜以光先帝遗德 |
C.质何敢望之先达德隆望尊 | D.闻者为之缩颈鸡犬相闻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并请说明理由。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下列句中的“于”和“暴师于外十余年”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苛政猛于虎 | B.余将告于莅事者 |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下面关于本语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蒙恬的先辈是齐国人,在其祖父这一辈才从齐国到秦国去的。 |
B.蒙恬早年并非是将军,后来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 |
C.秦始皇非常推崇蒙氏一族,对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很信任。 |
D.蒙恬和他的士兵曾在外东征西讨了十余年,最后才在上郡安定下来。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自齐事秦昭王②大破之
③据阳山,逶蛇而北④信任贤之翻译下列句子
(1)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2)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馀,意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吾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之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节选与“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 B.策之不以其道 |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淳于意从小喜欢医术,拜乘阳庆为师,乘阳庆把毕生医术传给了淳于意。 |
B.淳于意因为医术不精,经常不给人治病,所以很多患者都怨恨他。 |
C.淳于意被人告发,小女儿缇萦为其上书,愿“入宫为婢,以赎父之罪”。 |
D.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打动,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意事之 _________②尽去而方书 __________
③今坐法当刑 _________④上悲其意 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
(2)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文言文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不试之以足 | B.不敢以累他人 | C.以中有足乐者 |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 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能尽以输官而赈民 赈:(2) 素号难治 素:
(3) 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食:(4) 食讫: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分)
⑵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