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华盛顿、甘地、凯末尔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国父”在领导政治斗争的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2)三位“国父”努力的结果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前9世纪),阿提卡居民分属4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3个胞族,每个胞族包括30个父系氏族。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彼此互不相属,长期纷争不休。到“荷马时代”末期,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由于多利亚人南侵,迈锡尼各部的一些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逃至雅典居住,他们成为氏族之外的居民。由于居民混乱,原有的氏族管理机构失灵。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便出现了传说中的提修斯改革,其主要内容,一是在雅典设立中央议事会,把各部落的重大事务收归起来管理;二是把阿提卡自由居民分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并规定唯有贵族才有担任公职的权力。通过改革,氏族部落管理机构正式发展成为贵族独占的国家机构。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
材料二:从氏族部落废墟上产生的雅典国家,氏族贵族垄断了一切主要官职。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国家机构有执政官、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执政官最初为终身任职,后改为十年一任,执政官全部由贵族中产生,任职期满后进入贵族会议。贵族会议实际上是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国家大事,并掌握最高审判权、推荐和制裁执政官的权力。公民大会是由能自备武装出征的平民组成,它只有从贵族中选举官员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起实际作用。
——《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
请完成:
(1)荷马时代的雅典处于怎样的社会形态?史学家普遍认为提修斯改革促进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初步形成,依据是什么?
(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说明依据。由此对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政局带来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
材料二: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人刻写。
请完成:
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陶片放逐法”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材料一:雅典的战神山议事会是古代雅典的一种政治机构,因会议厅设在雅典卫城以西300米高的战神阿瑞斯山丘而得名。这一机构可能是由氏族中的长老会议演变而来。王权废除后,它由卸任的执政官组成,起初拥有广泛的权力。后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它的权力逐渐被削弱。
材料二: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是,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属于最低等的人不得竞选各级职官。
材料三:“四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
材料四: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财产很少甚至于没有财产的公民都可出庭担任陪审员,是充分体现平民参与政权的民主机构。
(1)一个雅典年收入200麦斗以下的平民,在公元前7世纪他可以在材料所反映的那个机构中担任官职?公元前6世纪呢?为什么?
(2)战神山议事会的权力在公元前6世纪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原因何在?本质上反映出什么问题?
比较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有何异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春以萸振族(军队),秋以弥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二,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据材料四,说明管仲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