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是 (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凡尔赛和约》中最能反映英国愿望的是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
B.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
C.限制德国军备 |
D.德国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
巴黎和会上争论的焦点是
A.如何落实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
B.如何对付苏联 |
C.如何处理德国 |
D.如何处理中国的山东问题 |
以下对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18年1月18日、英国 |
B.1918年1月18日、法国 |
C.1919年1月18日、英国 |
D.1919年1月18日、法国 |
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民地进行瓜分,其中德属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下列哪一国占有?( )
A.日本 | B.美国 | C.荷兰 | D.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