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D.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遵义会议就红军被迫“远征”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
|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 C.蒋介石组织百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红军在南方无法立足 |
| D.“左”倾错误导致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应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红军长征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哪里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 A.北京 | B.南京 | C.上海 | D.青岛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一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事看跑马”。其中的“亡羊”谕旨
| A.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