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后,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称:“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大企业提供优惠和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声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指罗斯福政府――引者)挽救了它。”
请回答:
⑴胡佛信奉的是怎样的经济理论?
⑵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影响最大?(4分)
⑶胡佛及其追随者这样攻击罗斯福新政,说明了新政的什么特点?罗斯福的解释又说明了什么?(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思想观点的中 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 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
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
材料四: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巳而矣。向使天下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普罗泰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的?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对人的看法的思想内涵发展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的这一 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有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两者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3美元
20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⑴你如何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⑵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吾台,吾民父母之乡也。吾民之田庐在于是,子孙在于是,祖宗丘墓在于是。台亡,吾民将安归乎?诸公皆健者,义博云秋,气吞百川,际此生死存亡之交,何兴乎来,执挺以为刘(永福)公助。庶几人自为战,家自为守,成则建造新邦,熠跃千古,败则举吾民之骨血与全台俱尽焉!是亦亡国之荣也。 ——徐骧(?——1895年)
(1)结合历史背景和斗争方式,分析徐骧抗日斗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台湾光复仪式

(2)指出台湾光复的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台湾得以光复的原因
材料三 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演说时宣称,东京将“购买”钓鱼岛。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20.5亿日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和“土地权所有者”签订交易合同。
中国的回应



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并竖起中国国旗。
9月9日,胡锦涛向日本首相表示,坚决反对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日本宣布“购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9月11日,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军队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采取相应的权力。
9月12日,国内多家旅行社暂停赴日游业务。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9月14日,中国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附近12海里领海内,展开维权巡航执法。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为什么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4)请问中国对日本“购岛”的回应有何特点?(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筹集资本的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由此导致英国本土各阶层利益占有格局的急剧变化,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5分)
(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读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