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
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
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应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许多外国学者非常看重“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并成为外国人在华享有一切让与权的主要根据的条款”。
   ——菲利南·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文译本
  材料2 “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吝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虎门条约》第八条
  材料3 耆英(钦差大臣)在同英国全权公权公使璞鼎查签订《虎门条约》附件《海关税则》后,美国驻广州代理事咯京也请求清政府准可美国商人按新章纳税。耆英表示同意。他事后向朝廷奏报解释说:他向美国人“宣布皇仁,准照新章,在闽、广、江浙五口输税贸易,以示怀柔”,还说,“仰蒙皇上一视同仁,自不致有异议”。
  ——郭卫东《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的确立》
  材料4 “现经两国议定,嗣后大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为该国并其商民从来未沾,抑为此条约所无者,亦当立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中美《天津条约》第三十款
  请回答:
  (1)材料1视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中,最具影响后果的条款是什么?它载于本题所引的哪些材料里?
  (2)有学者认为“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的条款,主要不是外国勒逼,而是清政府主动出让的。在本题所引的材料中可否找到论者所言的根据?你同意这位学者的看法吗?为什么?
  (3)现今国际贸易中通行的惯例是什么?它与本题所论及的条款有何不同?

材料1 林则徐于1785年8月生在福州市一位塾师家庭。他的家乡较早受西方殖民者侵扰,郑成功父子火烧殖民者兵舰之事,对林则徐颇有启发。——1830年6月,授湖北布政使;11月,任河南布政使;次年7月,又调任江宁布政使。由于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被誉为“林青天”。——道光帝派他去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8月,林则徐离京南下,仅带数名随员。他预先向沿路发出传牌:“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亦不必另雇轿夫”。“所有公馆,只用家常便饭,不必备办整桌酒席。”
  材料2 林则徐认识到,闭关锁国,即是“因噎废食”,不可能“固疆强国”。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他一面派人在广州刺探敌人情报,去澳门了解西方国家动态,购买西方书报,细心留意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以及军事、科学技术情况。……是“讲求外国情形之始”,故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以上均摘自《世界知识》2001年第13期赵佳楹《中国近代禁毒第一人》
  回答:
  (1)众所周知,清朝自乾隆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官吏贪污,索贿成风,但道光年间却出现了“林青天”,据材料1及相关史实分析林则徐成为“青天”的原因及其思想渊源。
  (2)据材料2分析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如果你是国家的高级公务员,可从材料1、2林则徐的所作所为中受到哪些启发?

图一到图五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个时期革命的发展情况。观察下列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至图五反映的历史时期中,中国民主革命的指挥中心分别在哪里?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形成了怎样的形势?
(3)上述两个时期,民主革命的斗争特点有何显著不同?
(4)图三中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图四中的民主革命指挥中心在以后的革命进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6)从图四到图五,中国民主革命指挥中心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7)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完成了哪些重大历史任务?
(8)与时俱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五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最主要表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