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酸度单位:g/100ml),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
石蕊 |
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
变色范围 (PH) |
5.0-8.0 |
3.1-4.4 |
4.4-6.2 |
8.2-10.0 |
(1)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2)上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 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02 |
25.32 |
25.28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
E.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总酸度的表达式(可以不必化简): (酸度:每1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酸的质量,单位:g/100ml)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
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
、
、
乙:
、
、
丙:
、
丁:
、
、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
查阅资料得知:2
+2
=
+
+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
,微热硬质玻璃管(
),观察到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
②称取
固体3 .79
置于
中,加热前通人
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是正确的。
② 根据
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
,因为若有
,
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
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
③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的名称是,
的名称是;
(2)写出
和
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3)
的作用是,
的作用是,是否可以把
和
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
(4)写出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某学生对
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
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 |
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
和
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
,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
的白雾由
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
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
目的是。
②由实验
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
,理由是。
(4)现象
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
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
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
①向沉淀
中加入稀
,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
中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
。光照下,草酸(
)能将其中的
转化为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
]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
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
初始 | 废水样品体积 | 草酸溶液体积 | 蒸馏水体积 |
① |
4 |
60 |
10 |
30 |
② |
5 |
60 |
10 |
30 |
③ |
5 |
60 |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
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实验①中
时间段反应速率
=
(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队铁明矾[
]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
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假设三:;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
、
、
、
等,溶液中
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二氧化铈(
)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
、
、
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滤渣 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涤的方法是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
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是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
产品0.536
,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是(铈被还原为
),消耗25.00
标准溶液,该产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