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B(g)  2C(g)+2D(g)△H<0,反应进行到10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
(1)用C表示10s内正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10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               
(4)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用“增大”、“减小”或 “不变”填空)。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D的速率

降低温度
 

增大A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恒容下冲入Ne(不参与体系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器均为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mol/L。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 c(CO2)=c(CO) B K不变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 v(H2)=v(CO2) E.c(H2)保持不变
(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O2]·[H2]=[CO]·[H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 CO、1.5 mol H2O,则此时反应朝____________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

(1)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和b中铝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电极为________电极(填“铁”或“铜”),装置d中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观察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装置,图1装置中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而铬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有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具有的两种重要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

(1)断开K2,闭合K1时,直流电源端为正极(填“A”或“B”),此时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填电极材料,下同);
(2)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导线中电流从电极到电极,溶液中阴离子朝电极方向移动。
(3)氯碱工业电解的饱和食盐水需要精制,为去除盐水中的Ca2、Mg2、Fe3、SO42,提供的试剂有①Na2CO3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HCl,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ΔH1=489.0 kJ·mol-1
②CO(g)+O2(g)===CO2(g)ΔH2=-283.0 kJ·mol-1
③C(石墨)+O2(g)===CO2(g)ΔH3=-393.5 kJ·mol-1
试计算方程式:4Fe(s)+3O2(g)===2Fe2O3(s)Δ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