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许金不酬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③?"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⑤薄:撞。

1.

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渡河而其舟

许百金

2.

文中刻画的主人公是,他是个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着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解释加线的词语。
陟罚臧否   平明之
亮卒  仇必赏
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译文: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乙】文的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
答: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而视之,去而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 _____________(2)执策而之。______________
(3)愿还而视之。 ___________(4)去而之。______________
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窥谷忘 B.猿则百叫无
寒暑易节,始一焉。巘多生怪柏
C.经纶世务 D.急湍箭,猛浪若奔。

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其家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动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B.“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句再一次写山峰的形势。 “争”和“指”, 写出了山山相连层峦不尽的图景。“千百成峰”,又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把静止的山峰写活了。
C.文中作者否定世俗官场,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的清高隐逸的思想;也用自然美景和社会世俗对比,向往前者,厌弃后者,进一步歌颂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D.文章叙述作者行路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祖逖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 B.加冠
晋室乱今遗民遭残贼
C.先达德隆 D.当余之从

必有风响应者矣大王诚能命将出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略无慕(2)自相鱼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翻译: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翻译:
宋濂从师学习时和祖逖准备北伐时都遇到过障碍,请你分别概括出他们遇到的障碍?
答:

孟尝君①出行五国
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楚献象床②。郢之登徒③直④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⑤,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
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⑥。五国英杰之主,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君今到楚而受床,所为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曰:“诺。”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孟尝君曰:“善。”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孟尝君:田文,战国时齐国人,四公子之一。②象床:用象牙制成的床。③登徒:人名,复姓。④直:值班。⑤发漂:喻微小。⑥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子嗣。⑦中闺:宫门。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1)君受楚象床哉 ()(2)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 ()
(3)子教文无受象床,善 ()(4)敢入谏( )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郢之登徒直送/何陋
B.皆国事累君/受命
C.闻君齐能振达贫穷/万钟我何加焉
D.公孙戍趋去/河曲智叟笑止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

结合全文,说说孟尝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