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文言文《 岳阳楼记》 (节选),完成第10——14 题。(16 分)
①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喂,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 咦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乎?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① 薄暮冥冥  薄:                          ② 去国怀乡  去:  
③ 春和景明  景:                           ④ 长烟一空 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②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
答:
、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 分)
答: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 ③ 两段对第④ 段的作用。(3 分)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耶?”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一日,雪作,孙抟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明·陆灼《艾子后语》)
【注】①榎(jiǎ)楚:作鞭笞的刑具。②悛(quān):悔改。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剥,脱下。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色愈恭,礼愈至(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其父仅有是儿(4)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翻译下列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益/慕圣贤之道 B.余立侍/左右
C.其子/无如之何 D.寒战/之色可掬

认真阅读【乙】文,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请对两个人教育的方法及行为作点评价。

【古文阅读】
《精骑集》序〔宋〕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奋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淮海集·后集》卷六《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旬朔:两字连用,表示十天或一月。③惩艾:惩戒。④曩时:从前。⑤寻绎:反复推寻。⑥不省:忘记。⑦庶几:希望。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一 见 辄 能 诵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1)然此自放(2)喜从滑稽饮酒者
(3)数年来(4) 心其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是“败吾业者”的原因;“”说明了《精骑集》得名的原因。

【古文阅读】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 “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时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下列句中的“之”,与“辍耕之陇上”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B.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C.独籍知之耳 D.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下县 ()②闻陈王败()
③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④今欲大事()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
② 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译: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墨者有钜子腹黄亨,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亨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亨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亨:人名。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此所以禁杀伤人也:(2)王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下面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钜子)忍受着私心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是公卿了。
B.(钜子)忍受着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是公卿了。
C.(钜子)忍受着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D.(钜子)忍受私心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谈谈你从腹黄亨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 )。

A.中力拉崩倒之声/时时而 B.几先走/孤岂卿治经为博士邪
C.遥深巷中犬吠/不能称前时之 D.为妙绝/或钱币乞之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作者在描写口技表演者“失火救火”声响场景时,为什么还要写宾客们“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