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它的颁布对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社会的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须得到任何人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摘自洛克《政府论》(下)
材料二 19世纪初,伦敦某工厂因老板拖欠工资并擅自扣留工人的私人物品,愤怒的工人开展罢工,并阻断工厂所在街区的交通。有些工人爬上高楼,威胁要跳楼自杀,一些人趁乱砸坏工厂及附近街区的许多房子……——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
(2)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对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加以分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请回答:
(1)材料中“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
(3)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三国的改革对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是这样几条: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政治制度的创新,思想观念的解放,不同文明的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梁启超1922年为《申报》五十周年报庆所写的文章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 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大。自觉,觉些什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外族统治的政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过了很大的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得上进化这两个字了”。
(1)从这段文字看,梁启超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持什么看法?
(2)结合“近三十年”的史实说明“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

货币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什么货币,它的出现说明什么?
(2)下表是人民币发行的简表。要求参照前三套人民币发行的简要说明,编写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的相关说明(填入对应的表格内)。说明限60字。


开始发行时间
发行的面值
人民币发行简要说明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
50 000元、5 000元、500元、50元、5元等 12种
解放战争时期发行。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促进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
1955年3月
10元、1元、1角、1分等l1种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行。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套人民币
1962年4月
lO元、1元、1角等7种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发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四套人民币
1987年4月
100元、50元、lO元、1元、1角等9种

材料二海关总署2010年4月10日发布2010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至3月,我国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
(3)目前世界各国为什么进出口贸易结算以美元为主?简述二战后美元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材料三 图

(4)欧元的出现反映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也反映了多极化趋势加强,简述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材料二
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
——《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