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有学者认为,古代罗马人建立了集君主、贵族、平民元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其中的“平民元素”体现在( )
| A.平民享有广泛的参政权 | B.《民法大全》由平民制定 |
| C.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D.罗马法旨在保护平民利益 |
希罗多德借美伽比佐斯之口说道:“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希罗多德意在批评雅典的( )
| A.君主专制 | B.贵族政治 | C.血缘政治 | D.民主政治 |
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
|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
| 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
| 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
|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
| 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该条约()
①处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②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③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④认识到科举制的局限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