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秋:           
②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以:            
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④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                                                                                   
.课文理解:
(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2分)
                                                                                   
(2)作者在此文中向刘禅提出三条安邦定国的建议,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三条建议,
其中最重要的哪一条?(2分)
                                              最重要的是第    
.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晓雾将(2)千不穷
翻译下面句子。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两文作者在写景上都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准确描摹,描写角度多变,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你喜欢的一句。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  
(3)来问讯:(4)皆叹惋
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1)林尽水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士:读书人。
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普少吏事 ()(2)为相 ( )
(3)家人箧视之() (4)肃拜蒙母()
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下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跪而拾之以归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小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去国怀乡②春和
③把酒
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________________。
④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②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③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④之行也,与三代之英⑤,丘未之逮⑥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⑦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⑧、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⑨,女有归⑩。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⑾而不作,故外户⑿而不闭,是谓大同⒀。”
【注释】①与于蜡(zhà)宾:参加鲁国在年终举行的祭典,作助祭者。蜡,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②观(guà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③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弟子。④大道:指太平盛世的社会准则。⑤三代:指夏朝、南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⑥逮:赶上。⑦与:通“举”,选举。⑧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⑨分(fèn):职分,指职业。⑩归:女子出嫁。⑾贼:指害人。⑿外户:泛指大门。⒀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出游于观之上  (2) 故人不独亲其亲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者仲尼与于蜡宾:_______________ (2)讲修睦:_______________
 (3)不独其子:___________ (4) 谓大同:_______________
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3分)
例句:丘未之逮也。

A.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B.未有其比。(《赵普》)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君子何叹?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