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文言文(说明文)《核工记》,回答10——14题
核工记(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 , ”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补充注释
(1)雉(zhì):城墙垛子。 (2)司更卒:更夫。司,管理。 (3)桴(fú):鼓槌。
(4)章:棵。(5)应门:应声开门。(6)延纳:邀请(人)进门。(7)浮屠:宝塔。(8)舣:拢船靠岸。(9)招提:寺。本义是四方,僧为四方僧,住处为招提僧坊。 (10)须弥:佛经里的高山。、词语解释
(1)长五分许( ) (2)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
(3)近滩维一小舟。( ) (4)殆谓是欤!( )、句子翻译
(1)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2)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文章理解
(1)这篇文章所记桃核工艺品的微雕世界是一首七言唐诗的意境的再现,你知道是哪一首诗吗?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作者以及诗歌题目。
取诗“ , ”之句。 《 》
(2)计人凡七: 四, 一, 一, 一。(填写人物身份) 、问题探究
(1)本文描写在一个桃核上雕刻的人物风景,说明顺序井然,杂而不乱,条理清晰,主体部分是按照由 至 、由 至 、由中心至边缘的空间顺序说明的。
(2)文章开头交代“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有什么作用?、比较阅读
本文与《核舟记》相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二者不可得兼(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贤者能勿丧耳(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呼尔而与之(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以勇气闻于诸侯 | B.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
C.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解释文中两个“于”的含义: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②皆以美于徐公( )以下三句是从原文横线处选出来的,它们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③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②③① |
“王之蔽甚矣”的正确意思是( )
A.大王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 B.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 D.大王您隐蔽得太深了。 |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解释划线的词语。
(1)起于齐()
(2)请说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下面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知而不争(2)面山而居 |
B.(1)见公输盘(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
C.(1)愿借子杀之(2) 呼尔而与之 |
D.(1)吾义固不杀人 (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语段分析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
C.选文第①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
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的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