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  +  B  C  +  D  + 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D均可用于消毒,且C是家家户户的厨房必备的物质之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A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日常生活常见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A为黑色固体,C是黄绿色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A为亮红色单质,B为第二周期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B、C、D中只有D是气体,若D无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只用                            (任写两种试剂的名称)就可以鉴别C、D两种气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镁和铝的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混合物a g,溶于200 mL 5 moL HCl溶液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3.36 L。
(1)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2)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逐渐加入4 mol/L的NaOH溶液。当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时,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_______ mL,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_______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过滤、洗涤并灼烧沉淀至恒重,所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计算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A.《物质结构与性质》
(1)前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_______
(填分子式),该物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_(填“大”或“小”)。

(2)物质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下表数据,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 _______(填物质字母代号)。
(3)晶格能的大小:MgO _______NaCl,键能的大小:HBr _______HI。(填“>”、“=”或“<”)
(4)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_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 > CBr4 > CCl4 > CH4
C.SiF4 > NaF > NaCl > NaBr
B《实验化学》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pH值
5.2
3.2
9.7
10.4
11.2

表2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

温度 / ℃
10
30
40
50
60
CaSO4
0.19
0.21
0.21
0.20
0.19
MgSO4·7H2O
30.9
35.5
40.8
45.6
/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I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 _______
(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还含有 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
(3)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
(4)沉淀C的化学式是 _______。过滤II需趁热过滤的理由是 _______

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Modell首次提出超临界水氧

化技术(SCWO)。超临界流体(SCF)是指流体的温度和压
力处于它的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时的一种
特殊状态的流体,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无机盐在超
临界水(SCW)中的溶解度很低。水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
关系如右图。
(1)在380℃.20 MPa时,水的状态是 _______,若要使
之成为超临界水,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
(2)以超临界水为介质,用氧气等氧化剂可将有机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无毒小分子。在超临界水中,偏二甲胼[(CH3)2NNH2]能迅速被H2O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SCWO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利用以上工艺流程处理某些含可溶性无机盐(只含钠盐、钾盐)的有机废水时,常常会出现管道堵塞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若检测到管道c中的流体的温度为287℃,管道e、d中的流体的温度为227℃,则上述a~h管道中易发生堵塞的管道为 _______(填字母)。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在试管I中依次

加入2 mL 蒸馏水、4 mL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
粉末,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在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
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I中浓硫酸与溴化钠加热反应生成氢溴酸,写出氢溴酸与乙醇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试管I中反应除了生成溴乙烷,还可能生成的有机物有 _______(任写两种结构简式)。
(3)设计实验证明试管Ⅱ收集的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1
_______
_______
2
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
_______
4
_______
_______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气体X中是否含乙烯。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用试剂的名称。

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
356g“可燃冰”(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
(2)某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入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传导O2
已知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4H10+2O2-4e=CO2+H2O,则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 _______极移动。
(3)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①T℃时,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并保持温度不变,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T℃时物质的浓度(mol/L)变化

时间 / min
CO
H2O(g)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0.100
0.200
0.100
0.100
4
0.100
0.200
0.100
0.100
5
0.116
0.216
0.084
C1
6
0.096
0.266
0.104
C2

第5、6min时的数据是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测得的。第4~5min之间,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第5~6min之间,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T℃时该化 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_______
②已知420℃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如果反应开始时,CO和H2O(g)的浓度都是0.01 mol/L,则CO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 _______
③39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请判断该反应的△H _______0(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