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
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
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
有爱国人士指出“今日的国民党应该挺身出来,找寻那些呼唤的声音,去宣传去组织,树起旗帜来让民众——反抗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的民众,是工人、是学生、是农民、是商人,都集合在国民党旗帜之下,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下面能够体现该讲话精神的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C.西安事变爆发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
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