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⑴指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⑵实验时应注意: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性,其
方法是_____                                   __。
②试管口要___                ____,其目的是_____                    __。
③给试管加热时__     _____。④停止加热时,先要____     ___,然后___   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D,E。(均填编号)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5)从装置C的出气管口处逸出的尾气可能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如何处理?

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
(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2生成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退色。对于使湿润的红色布条退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结论出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退色?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
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④H2O使布条退色
①:实验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退色
实实验②:
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退色

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退色,证明A中反应有(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②
(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Na2O2HCl=Cl2NaCl+该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要求答出两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出现白色沉淀
②无明显现象
白色物质为Na2CO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3)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4)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测定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的实验操作的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

②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
③向500 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 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夹紧。
④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 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称其质量为15.95 g。
⑤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
⑥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
⑦反应完毕后把装置冷却到室温。
⑧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
⑨用500 mL量筒测量烧杯里水的体积为285.0 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
⑩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量为15.55 g。
(1)在操作⑦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
(2)简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
(3)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所占的体积(保留小数后两位)为L;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