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6—9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⑵如外人        ⑶余人各复至其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艾子讽齐王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之,问其。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苦支备()(2)问其()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4)臣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射箭偏离了靶子),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丢到)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年有七,未尝闻吾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夫尺蠖(昆虫)食黄则身黄,食苍则其身苍。 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故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郁离子》)
用“/”给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公以五十乘赐弦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晏子没十七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之,则臣食之______________
(3)之唱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辞鱼不20.翻译下列句子: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景公“射出质”而群臣“唱善者若出一口”的根本原因是()

A.景公喜欢听奉承话,群臣因此讨好他。 B.群臣缺乏才智和胆识,一切顺从君主。
C.群臣都想同弦章一样得到景公赏赐鲜鱼。 D.群臣有意谄谀,掩盖景公的过失。

弦章坚决谢绝景公赏赐鲜鱼,其主要原因是()

A.因为接受赏赐将违反晏子的道义,顺从阿谀奉承的欲望。
B.因为要劝谏景公提防谄媚,纠正景公的过失。
C.为了保持君子的廉洁,不与群臣同流合污,谄媚争宠。
D.为了遵从晏子的道义,弘扬晏子遗留下来的美好品德。

课外文言文阅读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之饮器陈:________________(2)少尝之盍:________________
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公输(节选)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何焉为 / 则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公输盘不/ 学而时习之,不亦
C.吾义不杀人 / 汝心之,固不可彻
D.愿子杀之 / 每假与藏书之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至少说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征求不 ()(2)欲清净()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