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 编号 |
材料 |
长度 |
粗细 |
松紧 |
| 甲 |
钢丝 |
10cm |
0.2mm2 |
紧 |
| 乙 |
钢丝 |
10cm |
0.1mm2 |
紧 |
| 丙 |
钢丝 |
5cm |
0.1mm2 |
紧 |
| 丁 |
钢丝 |
5cm |
0.1mm2 |
松 |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______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__________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
和 ______ 钢丝。
(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毒热的太阳光,在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总感觉车把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插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果发现: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大。
(1)经过探究,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_下方的大气压强。
(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进行了解释: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_________.压强______;下部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3)由此现象小明又联想到了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如图显示的就全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方的空气流速,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 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 ___;要得出实验结论之二:“像
与物大小相等”对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玻璃板另外一侧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烛焰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像.
.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小红有如下两个猜想:①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提升的物体重力有关;②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力有关.她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 次数 |
钩码重G/N |
动滑轮重 ]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 W有/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h |
| 1 |
2 |
0.7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 2 |
4 |
0.7 |
0.1 |
0.4 |
l.6 |
0.3 |
0.48 |
83.3% |
| 3 |
4 |
1.5 |
0.1 |
0.4 |
1.l |
① |
② |
③ |
(1)这个实验中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和弹簧测力计;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
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 在表中的空格处的相关内容是:①,②,
③.
(4)由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
.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和(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是(填序号);理由:.
(2)用笔画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一)中的数据,最后一次实验两表的示数如图,则记录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①、②分别是、.
|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① |
| 电流I/A |
0.05 |
0.1 |
0.15 |
0.2 |
② |

(4)由表(一)可得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她的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表(二)
|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 电流I/A |
0.25 |
0.2 |
0.15 |
0.1 |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中的 所示;小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C,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
(2)在“测定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
| B.在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87.2" g. |
|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的食用油的质量m2(图乙). |
| 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E.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图甲).
①请将步骤A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请将以上实验步骤中的必要步骤选出,并按操作顺序的先后正确排序:(只填写字母);
③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及图12甲、乙中的实验测量数据,可知食用油的密度ρ=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