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和涂料。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少量F的饱和溶液与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试将①、②、③填入下列方框中: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电解液ɑ是足量的饱和NaCl溶液,X、Y都是石墨电极,实验开始前,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1)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在X电极处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则Y电极处生成物的质量为g 。
(1)已知天然气和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H2O(g) CO(g)+ 3H2(g) ΔH =+206.4kJ·mol-1,则制得56g CO需要吸收的热量为kJ;
(2)CO可继续与水蒸气反应:CO(g)+H2O(g)CO2(g)+H2(g) ΔH =-41.0kJ·mol-1 ,若将1mol CH4与足量水蒸气充分反应得到1molCO2,该反应的焓变ΔH =kJ·mol-1。
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① CH3COONa
② (NH4)2SO4
③ NaHCO3
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⑴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两种含硅的材料名称 ▲、 ▲。
⑵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酸雨”等都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关。为了防
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⑶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而硫酸铁则无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如果药片已经失效,应如何检验?写出主要操作与现象 ▲。
下图表示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X是黄绿色气体;M、N为金属单质,其中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为红褐色固体;反应③常用于冶炼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 ▲。
(2)画出X的组成元素原子结构简图 ▲。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4)分别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