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8分)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伺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           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2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 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     ,最后两个针筒中共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     m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1)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四种酸氧化性相对强弱的实验中发生的有关问题:
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浓硝酸;④稀硝酸,能随即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微热则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加热后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上述四种酸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盐酸、硫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酸。请就其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 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mL。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10分)现有X、Y、Z三种非金属元素,A、B、C三种金属元素,已知有如下情况: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3)XZ易溶于水,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两摩尔X的单质可与一摩尔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摩尔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5)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6)A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棕褐色固体,该固体溶于水呈棕黄色溶液。
(7)B与Z形成的化合物BZ2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8)C的单质与Y单质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XZ、X2Y和BZ2的化学式:XZ________,X2Y________,BZ2________。
②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A的单质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的单质与Y单质反应生成淡黄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Z单质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反应,则此空不必填写)
⑥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持续地通入氯气,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速力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补铁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打开这种药片的密封膜,发现其外观为淡黄色。
(2)将“速力菲”投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发现溶液变浑浊;慢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变得澄清透明并显黄色;滴加KSCN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学生甲由此断定“速力菲”的主要成分是三价铁盐。
(3)学生乙的操作与甲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他动作敏捷,且在振荡前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结果发现:溶液仅显示淡红色。乙同学认为“速力菲”的主要成分不是三价铁盐而是亚铁盐。
(4)为了确认甲、乙的结论是否正确,学生丙将乙所得的淡红色溶液分成两份继续进行实验:

试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中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另一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的实验①说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写出与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③中的实验现象,丙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是过量的双氧水与Fe3结合生成了某种稳定的新物质;另一种则是过量的双氧水将SCN氧化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确认哪种假设更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实验目的,本次实验尚未完成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2)要配制500 mL 0.2 mol·L-1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①在天平上称取a g绿矾(FeSO4·7H2O),将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将所得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每次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①a g绿矾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
②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配制时遗漏步骤④,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操作步骤②时有溶液溅在容量瓶外,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1分)X、Y、Z、W和N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五种化合物。已知五种化合物水溶液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Y、Z和N均由三种元素组成。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化合物X为浅黄色粉末,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2)写出X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Y与Z实验的部分内容:

序号
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在含Y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放置,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在含Z的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盐酸,白色沉淀先增加后消失,然后加入过量的氨水又出现白色沉淀

将实验②最终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白色固体

写出Y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0.1 mol Z的溶液与20 mL 5 mol·L-1的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加热蒸发、灼烧得到的最终产物主要是________。
(5)化合物W和N可以相互转化:W△CO2+H2ON。若有W和N·xH2O的混合物6.52 g,加热到完全反应后,气体产物通过浓硫酸增重1.71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增重1.10 g,则混合物中W的质量为________,N·xH2O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