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和小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在卖米酒和卖酱油时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是大小各有不一,如图15所示。

 
① 小明和小华根据上述事实提出猜想。猜想一: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你认为他们提出“猜想二”的依据是      (14)      
② 回来后,他们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选择了天平、量筒、烧杯,以及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小明用量筒量取不同体积的甲液体,分别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分别测出它们在不同体积时的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小华选用乙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的第二和第三列中,他们还分别计算了表一、表二中的液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量,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第四和第五列中。

表一 甲液体
实验 序号
液体体积
(厘米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1
V1=10
m1=30


2
V2=15
m2=35
V2- V1=5
m2- m1=5
3
V3=30
m3=50
V3- V2=15
m3- m2=15
表二 乙液体
实验序号
液体体积
(厘米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4
V4=10
m4=28


5
V5=15
m5=32
V5- V4=5
m5- m4=4
6
V6=30
m6=44
V6- V5=15
m6- m5=12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第二和第三列,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15)                                       
④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                      (16)                                  ;
b)分析比较                      (17)                                 
⑤ 本实验所用的烧杯质量是        (18)       克。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想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他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用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同时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加热,比较相同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

(1)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并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答:错误是 ,应改为
(2)为了正确完成实验,除了图示装置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
(3)小明按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后,发现甲中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是乙中温度计升高示数的2倍,小明就认为酒精的热值是碎纸片的2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
答: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为了达到这实目的我们应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4)若水平面光滑,能否进行本实验铁探究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H与光源到物体距离L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光的色散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最上面是 色光
(2)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板,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如果(1)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5)综合上述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6)一束红光照在香蕉上,我们看到的香蕉是 颜色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轻重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选填“相等”、“不等”)质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