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A、B、D、E这四种元素中,每一种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族。
(2)C和E两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C.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3)写出C、D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与C间可形成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有10个电子,写出该阴离子与盐酸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
(5)A、C 、D、E四种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填写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
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操作 |
|
1 |
甲烷(乙烯) |
||
2 |
粗苯甲酸 |
—— |
|
3 |
苯(甲苯) |
||
4 |
乙醇(水) |
I. 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制备某些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 |
气体 |
装置连接顺序(填字母) |
制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
乙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 |
乙炔 |
A→C→E |
___________ |
II. 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各步合成聚氯乙烯(PVC):
甲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溶解铜的方法和本质。
(1)将铜粉分别加入到稍过量的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中,铜粉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两个反应的共同点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热水浴中进行4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稀硫酸中加入铜片 |
无明显变化 |
Ⅱ |
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片] |
无明显变化 |
Ⅲ |
无明显变化 |
|
Ⅳ |
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再加入铜片 |
有无色气![]() |
①实验操作Ⅲ是。
②实验I、II、III的目的是。
③实验Ⅳ中反应的本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铜粉加入到混有硫酸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将4.48L(标准状况)氨气通入水中得到0.05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现有100mL AlCl3与Mg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向其中一份中加入10mL 4mol/L的氨水,恰好完全反应,其中AlCl3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继续加入l mol/L NaOH溶液至1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是,减少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②向另一份中加入a mL 1mol/LBaCl2溶液能使SO42-沉淀完全,a=。
(1)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10mL l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 l mol/L的H2SO4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A的化学式是。
(3)向4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并将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一份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的化学式是。
②将(2)中所得固体A全部放入另一份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混合后的溶液充分搅拌后,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中两种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