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1号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其中乙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下表则表示2号培养基的成分与含量。则下列各项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 ( )
① 甲、丙、丁三个试管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别是固氮菌、产甲烷菌、酵母菌
② 将幽门螺杆菌转移到2号培养基继续培养,由于培养基营养新鲜而更有利于它的生长
③ 幽门螺杆菌的代谢类型可能是微厌氧型异养型
④ 丁试管中的微生物在2号培养基内不能生长,但与圆褐固氮菌同时接种在2号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
⑤ 在1号培养基中加入人体血清后可以培养乙肝病毒
A.②④ | B.①②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④⑤ |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 ②动物、某些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破坏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⑥ | D.②④ |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胰岛细胞、浆细胞相比,人体皮肤细胞中的核孔数目少,代谢强度低 |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以满足物质运输时的需求 |
C.叶绿体内膜面积广阔,能对光能进行吸收、传递和转化,是进行光反应的主要场所 |
D.抗体的合成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分工合作,这都是在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的 |
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④②③① | D.③②①④ |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
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C.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
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均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B.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
C.将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不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 |
D.大肠杆菌的部分蛋白质在内质网上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