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弓是一种常见的玩具,它能把“子弹”射出一段距离。如图所示,
小明同学用弹弓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
(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 ▲ 来比较的;
(2)通过实验,小明获得的观察记录是:在使用相同“子弹”时,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
(3)做完实验后,小明继续研究发现:“子弹”弹射的距离与橡皮筋的材料、粗细、原长(不受力时的长度)、弹性形变的大小、“子弹”的质量、弹射的角度等因素有关。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子弹”弹射的距离与弹射的角度有关。 ▲ 。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W有用/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8% |
|
3 |
4 |
0.1 |
|
1.1 |
0.5 |
0.55 |
(1)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第1次实验和第次实验使用的是相同的滑轮组,且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使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__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5)实验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增大提升物体的速度也能达到增大机械效率的目的,这种说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1额定电流为0.2A、电阻小于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4)实验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6)若用上述电路测量了L1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再测定一个额定电流为“0.4A”的小灯泡L2的额定功率,L2的电阻也略小于10Ω,则需更改表的量程,且更换灯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往(选填“A”或“B”)移动使灯L2正常发光。
(7)在同学们已做过的大量物理实验中,有不少涉及到物理量的测量。其中有一类物理量可以直接用仪器进行测量,如课本的长度L可直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而另一类物理量的测量只能间接完成,如速度v的测量,需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计时器测量该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t,再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v。其中电功率的测量是属于(选填“间接”或“直接”)测量,下列物理量的测量属于直接测量的是(填字母)。
A、固体密度的测量 B、导体电阻的测量 C、电路中电流的测量
如图是四种工具的测量结果:
(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质量为g;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3)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
(4)如图丁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Ω。
如图所示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灯泡额定电压是3.8V,其灯丝电阻约是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的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
(1)请你画出缺少的电路元件,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接好,使它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
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
A.可能是灯丝断了B.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开路
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D.可能是电流表开路
根据小刚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将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猜想 |
电流表示数/A |
电压表示数/V |
如果A成立 |
||
如果C成立 |
(3)假如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小雨仍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雨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4)按小刚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b)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
示.
物质名称 |
密度ρ/(kg·m-3) |
银 |
10.5×103 |
铜 |
8.9×103 |
铁 |
7.9×103 |
铝 |
2.7×103 |
问:(1)金属块的质量m=g.
(2)金属块的体积V=cm3.图乙中金属块块所受浮力F=N.(水密度ρ=1×103kg/m3,g =10N/kg)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g/cm3.
(4)由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