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古诗《渔家傲 秋思》,完成8--9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上片重在描写 ,下片集中抒发 之情。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阅读唐朝诗人武元衡的《春兴》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洛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诗中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找出诗中运用想象手法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
B.“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 |
C.“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 |
D.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注:①碧砌:青石台阶。有人认为“飞月向南端”中“飞”用得极好,请你作简要赏析。
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蒋士铨的《岁暮①到家》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寒衣③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④愧人子,不敢叹风尘⑤。
[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④低回:徘徊(huái)。有纡回曲折之意,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复杂的心态。⑤风尘:这里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等动词上。
从尾联中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和本诗一样,孟郊的一诗也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爱的寄托物来抒情,其中末句“谁言寸草心,”意味更为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