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
已知:过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CO4 +H2SO4 →Na2SO4 +H2O2 + CO2↑
2H2O2 →2H2O+ O2↑.为测定已变质的过碳酸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具有良好的弹性的气球(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H2SO4滴入气球中。
⑴Q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__,导管a作用是 。
⑵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K1、K2,打开K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_____,b中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
____________
_____。
⑶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上述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过碳酸钠的纯度是____________
⑷某同学实验测得的过碳酸钠的纯度超过10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 A.气体滞留在Q和导气管中,未全部进入量筒Ⅱ |
B.量筒Ⅱ读数时 ,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 |
| C.右侧量筒Ⅰ和储液集气瓶连接导管内的液体没有计入读数x |
| D.气体体积数值x、y没有扣除滴加的硫酸的体积 |
下图5个装置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这些装置进行常见物质的制取并探究其性质(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进行完善或评价,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A、C、E相连后,以浓盐酸和(填写名称)为原料制取Cl2,仪器乙的名称是。
(2)利用(1)中装置和药品,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Ⅰ |
将所得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
| Ⅱ |
向所得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至少产生一种酸性强于碳酸的物质 |
实验Ⅰ获得结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若选“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选“合理”,则无需填写理由):。
实验Ⅱ获得结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若选“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选“合理”,则无需填写理由):。
(3)利用(1)中装置还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比较Cl-和S2-的还原性强弱。则C中预期出现的现象是。
(4)将B、D、E装置相连接(打开止水夹a和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c),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将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一段时间后,欲用D装置探究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再以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观察现象。
1,2一二溴乙烷可作抗爆剂的添加剂。下图为实验室制备1,2一二溴乙烷的装置图,图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分别装有浓H2SO4和无水乙醇,试管d中装有液溴。
已知:
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1)实验中应迅速将温度升高到170℃左右的原因是.
(2)安全瓶b在实验中有多重作用。其一可以检查实验进行中导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如果实验中导管d堵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安全瓶b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3)容器c、e中都盛有NaOH溶液,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5)除去产物中少量未反应的Br2后,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重结晶 | B.过滤 | C.萃取 | D.蒸馏 |
(6)实验中也可以撤去d装置中盛冰水的烧杯,改为将冷水直接加入到d装置的试管内,则此时冷水除了能起到冷却1,2一二溴乙烷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发生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这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稳定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5)试设计实验验证装置B溶液是否含有SO42-。
(6)试在框图内画出SO2尾气处理装置图。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主要用于电镀工业的镀锡、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着色、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双氧水去除剂等。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难溶物Sn(OH)Cl(碱式氯化亚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2)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
(3)反应Ⅰ生成的气体为CO2,得到的沉淀是SnO。该沉淀经过滤后需漂洗,如何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完全? 。
(4)多步操作包含的具体实验步骤的名称可以是:。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所用锡粉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
取1. 226 g 锡粉样品,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0 mol/L K2Cr2O7溶液32.00 mL。则该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是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NH3的性质时讨论:既然NH3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干燥管D增重,量气管内收集到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上述现象可以证明NH3具有__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读数时,量气管中的液面低于水准管的液面,则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易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2Cu+ →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6)此套实验装置还可用于测定氨气的分子组成。若实验完毕,测得干燥管D增重m克,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