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的实验装置(可加热)。
(1)该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应首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下列气体的制取中,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使用该装置制备和收集的是(选填编号,下同)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充满水),可使用该装置制备和收集的是 ___________。
①用Zn与稀盐酸反应制H2
②用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CO2
③用固体NaOH和浓氨水制NH3
④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⑤用MnO2与双氧水反应制O2
⑥浓硫酸与铜片反应制SO2
⑦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II.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浓硫酸与金属锌的反应进行探究。首先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取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微热试管A,实验过程中先观察到C、D中均有气泡产生,D中开始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随后气泡量逐渐减少,品红溶液褪色,反应较长时间后,C、D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 、 接b,c接 、 接d;
(2)D、E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防止溶液倒吸,该实验中起到同样作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3)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
(4)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
(5)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 。
A是一种酯,分子式是C14H12O2,A可以由醇 B跟羧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A不能使溴(CCl4)褪色。氧化B可得C。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A____,B____,C____。
(2)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它们都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____和____。</PGN0022B.TXT/PGN>
羧酸酯RCOOR′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跟醇R″OH发生如下的反应(R′,R″是两种不同的烃基):
此反应称为酯交换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
在合成维纶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把聚乙酸乙烯酯
转化成聚乙烯醇,这一步就是用过量的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来实现的。
(1)反应中甲醇为什么要过量?
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聚乙烯醇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聚乙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
NaNO2+NH4Cl=NaCl+N2↑+2H2O↑+Q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写编号)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②B部分的作用是____。a.冷凝b.冷却氮气c.缓冲氮气流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PGN0021B.TXT/PGN>因是______________。
④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____;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________。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 12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
|||
|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
其中A仪器的名称为,
B的正确读数为。
(2)实验室很难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用基准物质来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 ,,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是常用的基准物质。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在本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①该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在两边托盘上放等质量的纸片,取少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左盘,只用游码(单位:g)调整平衡时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g。
②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加入1~2滴指示剂,当观察到现象时,可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③该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取固体质量均相同,达到滴定终点时记录所用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下表:
实验编号 |
NaOH溶液的体积(mL) |
1 |
22.52 |
2 |
22.49 |
3 |
22.50 |
则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用数据表示,不需计算)
④以下操作会造成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未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 |
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 |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滴定前未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洗锥形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