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按一定标准分类研究,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们在初中阶段将化合物简单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进一步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例如,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有钾离子的盐称为钾盐,含有铵根离子的盐称为铵盐……。则
等盐都属于;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2)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同理,只要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锈,请任举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
(3)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如烷烃、烯烃、炔烃等。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
),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
)、丙烷(
)、丁烷(
)等。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
,则烷烃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表示。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做了如图1、2实验(装置气不漏气,白磷达40℃燃烧)。整个实验如下: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 ;
(3)完成图1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4)用 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5的原因可能有 、 ;
(5)写出用 图1比图2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 。
仿照示例,任选两种物质,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性质和与之对应的用途:
物质 |
性质 |
用途 |
例:氢气 |
可燃性 |
清洁、环保的高能燃料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 和 ;
(2)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 、 ,减少的成分为 ;
(3)煤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 ;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
(4)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有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过程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需要对装置进行的一点改进是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和稀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欲使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m”或“n”)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6)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方法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因而,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和 。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常见实验。
A B C D
(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三个实验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它在B操作中的作用是 。
(3)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仪器,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是 。
(4)C操作中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 ,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少量水分蒸干。热的蒸发皿 (填“能”或“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