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唐诗、楚辞、宋词 |
| C.唐诗、宋词、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
|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
|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
|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 C.发动政治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提供的主要信息是
| A.强调评价历史事物应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 |
| B.这段话体现了整体的历史观 |
| C.强高科学技术对落后社会的巨大冲击力 |
| D.肯定“中体西用”是合乎历史规律的 |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 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
|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 |
| C.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 |
| D.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
“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 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