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
,算出比原长
的伸长量
,填在如下表格中: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和弹簧伸长量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___N.(题型三)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到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A甲),看到手指____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蹬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ClTii |
光屏上像 到凸透镜 的距离,cn1 |
光羼上 像 的大小 |
40 |
13.5 |
缩小 |
30 |
15 |
缩小 |
20 |
20 |
等大 |
15 |
30 |
放大 |
10 |
光屏上没有像 |
|
8 |
光羼上没有像 |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一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如图7所示,两个形状相同,但粗细不同(乙能够放入甲中),两端开口下面扎着橡皮膜的圆筒,筒中装有相同体积的同一种液体。
(1)从图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图中器材及水(足够多)验证“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如何操作?说明你的做法及判断的理由(或现象)。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理由(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图5甲、乙、丙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 |
(1)图5甲是1组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操作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5乙是2组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的操作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5丙是3组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