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是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在元素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B和F、C和G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含有D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G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4。又知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D、E、G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请回答:
(1)A与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物质含
键;它与G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E两者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B、F的最高价氧化物 (填化学式)的沸点高,理由是
(4)A、C、G间可以形成甲、乙两种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将ag氯化钙溶于1.8L水中,恰好使钙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
(2)在反应2A+B=3C+2D中,已知3.4gA与3.2gB完全反应,生成4.8gC,又知道D的式量为18,则B的式量是
(3)25.4g 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Cl2的化学式是。
(4) 某混合物由Na2SO4、Al2(SO4)3组成,已知Na、Al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 9,则Na2SO4和Al2(SO4)3物质的量之比为,含1.00mol SO42–的该混合物的质量为。
常温下KMnO4氧化浓HCl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2O
(1)用“双线桥法”标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又已知,结合以上反应原理,则MnO2、KMnO4、Cl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若有63.2g高锰酸钾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mol,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某溶液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O、SO
、NH
、CO
(不考虑溶液中由水电离的少量的H+和OH-),取200mL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672mL;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
(1)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2)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甲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你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某工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Fe2O3)和氧化铜。(已知铜能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铜溶液)
请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填化学式)①②
③④;
(2)A处固体成分为(填化学式)
(3)写出⑤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硫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SO42-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48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稀硫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观察凹液面
B.稀释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
C.洗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D.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E.定容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F.加水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④现将100mL该硫酸与300mL 0.4mol/LCuSO4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