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血液中 激素(用图中字母回答)的含量会升高,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2)激素C在调节生长发育时与 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在调节体温时与 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3)人体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 ,这是由于激素A、B含量增加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4)激素C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而激素B却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导致这种现象的外因是 ,根本原因是 。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5]。
(2)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14]。若该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填序号)。
(3)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每种有机物各一分子,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⑴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_(填标号),通过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________试剂检测。
⑵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
⑶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个羧基,称为_________肽,可能有__________种。
⑷如果实验中每种有机物的数量不限,当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________个肽键。
下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属于_____微生物。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3)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制作果酒后制作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分别写出与果酒果醋制作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 。
(4)甲装置中,A液体是__________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5)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图甲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
吲哚乙酸 |
0 |
3 ppm |
3 ppm |
0.03 ppm |
0 |
细胞分裂素 |
0 |
0.2 ppm |
0.002 ppm |
1.0 ppm |
0.2 ppm |
花芽 生长状况 |
仍是 组织切块 |
形成 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 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芽 |
稍生长 |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 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的 调节([ ]内填序号)。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的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需经细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上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到培养基的表面。除此方法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灼烧的接种环冷却后才能接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两种培养基的配方:
表1:A培养基配方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H2O |
1.4 g |
2.1 g |
0.2 g |
10.0 g |
1.0 g |
15.0 g |
1 000 mL |
表2:B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
NaNO3 |
Na2HPO4·7H2O |
KH2PO4 |
MgSO4·7H2O |
KCl |
酵母浸膏 |
H2O |
5 g |
1 g |
1.2 g |
0.9 g |
0.5 g |
0.5 g |
0.5 g |
1 000 mL |
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________(用字母顺序回答)。
a.倒平板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②通常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________(A、B)配方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④据B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