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甲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乙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丙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丁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戊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图甲、乙,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小刚是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图乙、丙,可以得出:在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________两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乙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乙,图戊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戊,则p乙________p戊.(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 接触面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
大 |
较大 |
小 |
|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
18.30 |
26.83 |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___的原因。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次数 |
物体的重力 G/N |
提升高度 h/m |
拉力 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 1 |
2 |
0.1 |
1 |
0.3 |
66.7% |
| 2 |
3 |
0.1 |
1.4 |
0.3 |
71.4% |
| 3 |
4 |
0.1 |
1.8 |
0.3 |
74.1% |
| 4 |
2 |
0.1 |
1.5 |
0.2 |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 W;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 。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2)如图甲,在杠杆的B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杠杆的A处应该挂 个同样的钩码。
(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拉力F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原因是 。
小徐同学在缺少量筒和溢水杯的情况下,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 之间的关系。
②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E,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写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