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1)甲图中滑动变阻器上的一根导线松动了,该导线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3)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 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 ,理由是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这个装置的不足是 .
(2)另有小芳、小华两位同学分别对小阳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小芳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小华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一只电流表,如图乙所示.你认为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
为了比较酒精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酒精和食用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它们加热.
(1)实验中对酒精和食用油的要求是 一样.
(2)此实验中对酒精和食用油的加热时间相同,说明酒精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加热相同时间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更多,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中通常用物理量 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线不得交叉。
(2)电路检查无误后,小宇同学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这时他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继续实验,记录多组数据,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以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小宇又分别计算出三次实验时灯丝的电阻,发现三次灯丝的电阻并不相等,你能帮小宇解释三次实验时灯丝的电阻不同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张扬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为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1)请你帮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选填“最左”或“最右”)端.
(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 A,电阻为 Ω.
(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 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