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特大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地震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漂白粉有以下工序:
(1)海水晒盐。
(2)粗盐提纯:粗盐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FeCl3杂质,设计如下方案:

①试剂1~试剂3依次为:                           
②沉淀C含有BaSO4、Mg(OH)2还有               (用化学式表示)。
(3)电解法制氯气:观察下图,回答:

①通电后,     (填a或b)侧产生氢气。
②此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制取漂白粉:将氯气通入消石灰(Ca(OH)2)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室加热MnO2和浓盐酸混合物来制取氯气。
①  若有8.7克的MnO2被还原,则有       molHCl被氧化。
②在下列各装置中,选用必要的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用接口字母按顺序连接为:                 。(顺序错误不得分)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实验现象是,③中反应产物的化学式是
(3)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流程:

(1)操作Ⅱ、Ⅲ是否完全相同?________(填“是”或“否”);操作Ⅳ使用的一种主要硅酸盐材料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甲方案中沉淀A是_______(填化学式);如何判断沉淀A洗涤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方案中能否用铁粉做还原剂,请用文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方案中滴入KMn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甲方案中红棕色固体质量为bg,乙方案滴定时消耗c mol·L-1 KMnO4溶液dmL,哪个方案测定出来的铁元素含量更准确?_______(填“甲方案”或“乙方案”);据此方案测出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实验室采用 MgC l 2 、A AlC L 3 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 MgA l 2 O 4 ,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 Mg 2 + Al 3 + 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填" A "或" B "),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4)无水 AlC l 3 (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 B 中盛放饱和 NaCl 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 中试剂的作用是.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 F G 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 KMn O 4 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 和6.9 g ;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 A ,定性检验 A 的试剂是,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 B 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 KCl 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 B 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 Cl-

干燥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 g 产品,配成100 ml 甲醇溶液,移取25.00 ml 溶液,滴定,消耗 KOH 的物质的量为2.40×10﹣3 mol ,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 0.50molL 1 KI 、0.2%淀粉溶液、 0.20molL 1 K 2 S 2 O 8 0.10molL 1 N a 2 S 2 O 3 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S 2 O 8 2 - +2I-=2S O 4 2 + I 2 (慢) I 2 +2 S 2 O 3 2 - =2I-+ S 4 O 6 2 (快)
(1)向 KI N a 2 S 2 O 3 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K 2 S 2 O 8 溶液,当溶液中的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 S 2 O 3 2 S 2 O 8 2 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 S 2 O 3 2 ):n( S 2 O 8 2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体积V/ml

K 2 S 2 O 8 溶液

KI 溶液
N a 2 S 2 O 3 溶液
淀粉溶液

10.0
0.0
4.0
4.0
2.0

9.0
1.0
4.0
4.0
2.0

8.0
Vx
4.0
4.0
2.0

表中Vx=ml,理由是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 S 2 O 8 2 )~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 S 2 O 8 2 )~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捕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 2Lis+ I 2 s=2LiIs) H

已知: 4Lis+ O 2 g=2L i 2 Os H 1
4LiIs+ O 2 g=2 I 2 s+2L i 2 Os H 2
则电池反应的 H =;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