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属于     消费者,兔处于第    营养级。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该食物网中未体现的成分是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已知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会作出相应反击,其中之一是会产生干扰素,以抵抗病毒的攻击。下图表示了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过程以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1)图中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了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该基因的表达过程可表示为:。根据已有的知识可知,图示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的细胞。
(2)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干扰素产生后要分泌出细胞并到达邻近的细胞中发挥作用,那么该细胞中与干扰素合成、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
(3)干扰素几乎可以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尤其是对于抵御引起流感的病毒特别有效。一次注射干扰素后能否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的免疫功能?为什么?
(4)流感病毒具有众多的变异株,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在一次流感暴发期有人注射流感疫苗,使他末患流感。那么,在下一次流感暴发时,他能否可以幸免呢?为什么?
(5)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的血流中的一些细胞内提取的,产量低,价格高。现在可以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实现了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在可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夜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在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请观察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夜间温度为5℃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度比曲线B反映出的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从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

下面表格是某课外小组对两农户两种生产模式的农田投入和产出所做的统计,曲线是玉米和大豆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曲线。请分析回答:

投入产出
种植方式
投入(元/亩)
产出(元/亩)
化肥
农药
甲农户
单作
玉米
56.00
28.00
264.00
大豆
——
24.00
323.00
乙农户
间作
玉米
20.00
34.00
302.00
大豆
450.00

(1)大豆和玉米间作,比大豆、玉米单作产出,从光合用角度看,主要原因是;从农田投入看,化肥投入成本降低的原因是
(2)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科技人员建议多农户联合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农业的产出更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
(3)如果A、B表示的是大豆和玉米中的各一种,则表示的是玉米,依据的图中信息是:。由图可见,增施CO2植物更具增产优势。
(4)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1)如果正常人处于饥饿初期,血液中含量降低的激素是
(2)维持细胞内渗透压起决定作用的无机盐离子是
(3)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人的血液的pH通常
之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血液是一个缓冲系统。
①材料:加了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血液、洁净试管若干、质量浓度为l%的盐酸、蒸溜水、pH试纸。
②步骤方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③结果分析:
④结论:

右图为某真核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2)图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填序号)
(3)视野中1是,若在细胞周期中,该物质长度最短的时期为
(4)此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填标号)。
(5)与该细胞相比,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没有[ ],两者都有但结构不同的是[ ]
(6)若某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5]上,则该遗传病的方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