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⑴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 (填序号)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⑵以H、O、S、C、K、C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化学式 |
|
|
|
|
⑶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3种不同,且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A. CaO、Na2O、CO2、CuO
B. H2、C、P、Cu
C. O2、Fe、Cu、Zn
D. HCl、H2O、H2SO4、HNO3
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其他物质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聚合氯化铝是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单体是液态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工业上常采用铝盐溶液部分水解制备碱式氯化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高岭土:Al2O3(25%~34%)、SiO2(40%~50%)、Fe2O3(0.5%~3.0%)及少量杂质和水。
①Al3+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5.2。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加适量铝粉的主要目的是 ;
(3)溶液的pH需控制在4.2~4.5的原因是;
(4)“蒸发浓缩”需保持温度在90~100℃,控制该温度的操作名称是 ,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的结构式是:;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3)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能被W溶液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的pH小于7,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Δ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E、F均为气体,且F为红棕色。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Y的化学式为、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0.1 mol·L-1的X溶液和0.1 mol·L-1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
请回答:
(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填化学式)。
(2)D溶液pH(填“<”、“>”或“=”)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OH> .> >
NH4HSO4。(用化学式表示)
(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后者(填“<”、“>”或“=”)。
(5)若在稀溶液中B、C按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