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一块小砖头(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砖头的质量m
(2)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3)用细线吊着砖头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V2
(4)再将砖头从量筒中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1
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上图的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a)小明在实验中有一步是有可能造成较大的误差,那是第 步。会导致所测得的密度将会比砖头的真实密度 (填“大” 或“小”)
(b)小明在操作中多余的一步是:第 步。
(c)为了减小误差,请你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 |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居_________两侧。
(2)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_______
(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
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____(选填“远”“近”),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像的高度h/cm |
1.0 |
2.0 |
3.0 |
4.0 |
5.0 |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
2.0 |
4.0 |
6.0 |
8.0 |
10.0 |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
(4)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____
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① |
钢 |
20 |
0.3 |
② |
钢 |
0.7 |
|
③ |
钢 |
40 |
0.5 |
④ |
尼龙丝 |
30 |
0.5 |
⑤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若沿A视线读数,则结果会__ (选填“偏大”“正确”或“偏小”)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第10min海波处于__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将一块茶色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蜡烛A和B,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_________重合.如果玻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则在试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此像是_______ 像(填“虚或“实”)。
(3)此实验用薄玻璃的原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