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Ksp(AgCl)=c(Ag+)·c(Cl-)=1.8×10-10,
Ksp(Ag2CrO4)=c2(Ag+)·c(CrO42-)=1.6×10-12,现用0.01 mol/L AgNO3溶液滴定0.01 mol/L KCl和0.001 mol/L K2CrO4混合溶液,通过计算回答:
(1)Cl-、CrO42-先生成沉淀的是________。
(2)当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是________mol/L。(设混合溶液在反应中体积不变)
20 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 SO3(g)和1 mol氧气,在某温度下使其反应,反应至4 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6 mol/L,当反应到8 min时,反应到达平衡。
(1)0 min~4 min内生成O2的平均速率:
v(O2)=____________mol/(L·min)。
(2)整个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3)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 mol/L的是________,此时的平衡常数与(2)小题比较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 |
B |
C |
D |
|
SO3 |
1 mol |
3 mol |
3 mol |
0 mol |
SO2 |
2 mol |
1.5 mol |
0 mol |
6 mol |
O2 |
2 mol |
1 mol |
0 mol |
5 mol |
(4)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标志该反应已达平衡,下列还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④v正(SO3)=2v逆(O2)
⑤n(SO3)∶n(O2)∶n(SO2)=2∶1∶2
已知2A(g)+B(g)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 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0.040" mol·L-1,放出热量Q1kJ。
(1)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写序号);
a.v(C)="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A)=2v正(B)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只加入0.050 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
(3)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4)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填“放”或“吸”)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K(B)(填“>”、“<”或“=”)。
(14分)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
(2)丙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为(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填“图1”或“图2”);
②a=mL。
镁铝合金共7.8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测得标况下共生成气体8.96L。计算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各自是多少。
化学提高了人们生存的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又促进了化学发展。
(1)柠檬中富含钾、钠、钙、柠檬酸等,属于性食品(填“酸性”或“碱性”);
(2)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水杨酸反应。若出现水杨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溶液。
(3)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
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