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地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苗 |
温室CO2浓度 |
培养液 |
甲 |
0.6% |
土壤浸出液 |
乙 |
0.03% |
土壤浸出液 |
丙 |
0.06% |
蒸馏水 |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和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请你分析其原因是 。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
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
A组 |
4 |
7 |
26 |
0.75 |
B组 |
5 |
9 |
37 |
1.3 |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______________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______________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_________组相同(填“A”或“B”)。
(5)实验中以蝌蚪作为实验材料,请你分析选用这种选材的原因或好处。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或“不变蓝”)
根据学过的知识知道常吃水果蔬菜有好处,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
(1)提出问题: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体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
(2)做出假设:
(3)制定计划:①称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取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②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1、2,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1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为n。③接着将同一滴管用清水洗净擦干,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2号试管,振荡并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直到颜色褪去,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为m。
(4)讨论完善计划:
该计划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改正 。
(5)实施计划: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
(6)分析得出结论:请你预测3种实验结果,并得出下面相应结论
① ,
② ,
③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2毫升新鲜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2毫升新鲜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3种处理中馒头的量相同)请回答: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和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和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第(2)步的处理,叶片的部分和部分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光。
(2)第(4)步的目的是。
(3)如果通过实验得到了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一结论,那么实验现象一定是。
(4)该实验能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