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市场需求出现萎缩,停产半停产的企业逐渐增多,亏损企业和亏损额明显扩大,形势比较严峻。当前一些产业出现的困难,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不可抗拒的影响,也有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原因,这些产业虽然各具特点,但大多数的产品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
材料二2009年初,国务院陆续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纵观十大规划,首要着眼点是采取措施提升信心、稳定生产、稳定市场、渡过当前难关,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长远的目标则是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通过产业调整,来实现产业提升和布局优化,使产业竞争力有一个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有一个大提升。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哲学依据。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国务院的上述做法。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的原因。
(2)运用政治常识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江苏省政府提出“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苏南率先接受“环保优先”的理念,毅然决然打响了修复环境,提升生态文明的攻坚战。把环境指标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硬性指标,项目审批实行“一票否决”,对污染企业实施铁腕执法。治污资金不足,苏南坚持市场推进,污染者付费,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利用环保价格杠杆破解治污难题。苏南已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最集中的地区。
1、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辩证法启示?
2、苏南在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中是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材料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大幅减速,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使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
材料二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据此谈谈政府促进就业有什么经济意义。
(2)你认为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3)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国家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的思想?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